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阴阳别论》

  黄帝问曰:人有四经,十二从,何谓?岐伯对曰:四经应四时;十二从应十二月;十二月应十二脉。

  脉有阴阳,知阳者知阴,知阴者知阳。

  凡阳有五,五五二十五阳。

  所谓阴者,真脏也。见则为败,败必死也。

  所谓阳者,胃脘之阳也。

  别于阳者,知病处也,别于阴者,知生死之期。

  三阳在头,三阴在手,所谓一也。

  别于阳者,知病忌时,别于阴者,知死生之期。

  谨熟阴阳,无与众谋。

  所谓阴阳者,去者为阴,至者为阳,静者为阴,动者为阳,迟者为阴,数者为阳。

  凡持真脉之藏脉者,肝至悬绝急,十八日死;心至悬绝,九日死;肺至悬绝,十二日死;肾至悬绝,七日死;脾至悬绝,四日死。

  曰:二阳之病发心脾,有不得隐曲,女子不月;其传为风消,其传为息贲者,死不治。

  曰:三阳为病发寒热,下为痈肿,及为痿厥,腨(疒肙);其传为索泽,其传为(疒颓)疝。

  曰:一阳发病,少气,善咳,善泄;其传为心掣,其传为隔。

  二阳一阴发病,主惊骇、背痛、善噫、善欠,名曰风厥。

  二阴一阳发病,善胀、心满善气。

  三阴三阳发病,为偏枯萎易,四肢不举。

  鼓一阳曰钩,鼓一阴曰毛,鼓阳胜急曰弦,鼓阳至而绝曰石,阴阳相过曰溜。

  阴争于内,阳扰于外,魄汗未藏,四逆而起,起则熏肺,使人喘鸣。

  阴之所生,和本曰和。

  是故刚与刚,阳气破散,阴气乃消亡。

  淖则刚柔不和,经气乃绝。

  死阴之属,不过三日而死,生阳之属,不过四日而死。

  所谓生阳死阴者,肝之心谓之生阳,心之肺谓之死阴,肺之肾谓之重阴,肾之脾谓之辟阴,死不治。

  结阳者,肿四支。

  结阴者,便血一升,再结二升,三结三升。

  阴阳结斜,多阴少阳曰石水,少腹肿。

  二阳结,谓之消。

  三阳结,谓之隔。

  三阴结,谓之水。

  一阴一阳结,谓之喉痹。

  阴搏阳别,谓之有子。

  阴阳虚,肠澼死。

  阳加于阴,谓之汗。

  阴虚阳搏,谓之崩。

  三阴俱搏,二十日夜半死;二阴俱搏,十三日夕时死;一阴俱搏,十日死;三阳俱搏且鼓,三日死;三阴三阳俱搏,心腹满,发尽,不得隐曲,五日死;二阳俱搏,其病温,死不治,不过十日死。

上一章』『黄帝内经章节目录』 『下一章

相关翻译

黄帝内经 素问阴阳别论译文

黄帝问道:人有四经十二从,这是什麽意思?歧伯回答说:四经,是指与四时相应的正常脉象,十二从,是指与十二个月相应的十二经脉。脉有阴有阳,能了解什麽是阳脉,就能知道什么是阴脉,能了解什…详情

相关赏析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转载请注明:原文链接 | http://www.tugongbuchangjia.com/bookview/981.html

热门诗词

古文典籍

热门名句

热门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