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齐书_列传卷二十译文
-
查阅典籍:《南齐书》——「南齐书·列传卷二十」原文
六宫的职位称号,自汉、魏以来,有沿袭有增设,各代都不相同。建元元年,有关官员奏请设贵嫔、夫人、贵人为三夫人,设修华、修仪、修容、淑妃、淑媛、淑仪、婕妤、容华、充华为九嫔,美人、中才人、才人为散职。永明元年,有关官员奏请给贵妃、淑妃都加赐金印章和紫绶带,佩戴于资玉。淑妃旧制相当于九卿,淑解作温良谦恭的意思,妃是仅次于后的意思,进则等同于贵妃,相当于三公。夫人的称号,与藩国没有差别。降低淑媛级别,使等同于九卿。七年,又设昭容,位在九嫔行列。建元三年,太子宫设三个内职,良娣相当于开国侯,保林相当于五等侯,才人相当于驸马都尉。
宣孝陈皇后名道正,是临淮东阳人,魏司徒陈矫的后代。父名肇之,是郡裹的孝廉。
皇后小时家里穷,她辛勤地纺织,家裹人怜惜她太劳累,有人劝阻她,皇后始终未改变。嫁给宣帝。宣帝的妾生了衡阳元王道度、始安贞王道生,皇后生了太祖。太祖两岁时,乳母缺乳,皇后梦见有人送给她两瓯麻粥吃,醒来乳汁大出,皇后因此感到奇异而喜欢太祖。宣帝在外地任职,皇后常留在家裹治理家务教育子孙。有相命的对皇后说:“夫人,你有个贵子,你还没看出来吗?”皇后慨叹说:“我有三个儿子,谁是呢。”相命的叫着太祖的乳名说:“正应在你身上。”宣帝死后,皇后亲自持家,奴婢有过错,原谅而不责问。太祖尽管做了官,但家裹原本贫穷,做建康令的时候,高宗等人到了冬天还没有好一点的寒衣,但是供奉皇后的东西很丰厚,皇后总是衹留一份肉食,说:“我已经足够了。”她死于县裹的官舍,终年七十三岁。升明二年,追赠为竟陵公国太夫人,赐蜜印,画青绶,用太牢祭奠。§纭元年,追尊为孝皇后。追赠外祖父肇之为金紫光禄大夫,谧号敬侯。追赠皇后的母亲支呕为永昌县靖君。
高昭刘皇后名智容,广陵人。祖父名玄之,父亲名寿之,都是员外郎。
皇后的母亲桓氏梦中吞下了玉制的发饰遂生了皇后,当时满室紫光,她把这情况告诉寿之,寿之说:“可惜不是男孩。”桓氏说:“虽然是女儿,也足以使家族兴旺了。”皇后每当睡觉时,家里人常常看见她上方有云气。十多岁嫁给太祖,为人严正守礼法,家庭上上下下治理得有条不紊。宋泰豫元年死,终年五十岁。葬在宣帝墓旁边,就是现在的泰安陵。门生王清和墓工刚掘土,有只白兔跳起来跑了,寻觅不见,等到坟墓筑成,白兔又回到坟上栖息。升明二年,追赠为竞陵公国夫人。三年,追赠为齐国妃,印绶与太妃相同。建元元年,谧号尊为昭皇后。三年,追赠皇后的父亲为金紫光禄大夫,追赠她母亲桓氏为上虞都乡君;寿之的儿子兴道为司徒属官,塞菌为遂童内史,盖邀为光禄大夫,盏俭为通直郎。
武穆裴皇后名惠昭,是河东闻喜人。祖父名基之,任给事中。父亲名璎烫,任左军参军。
皇后年轻时与豫章王的妃子庾氏是妯娌,庾区勤于女工,侍奉太祖和昭后恭敬而不懈怠,皇后比不上她,因此不被公婆看重,世祖家庭和美,也轻视她。皇后性情刚毅严厉,竟陵王子皇的妃子袁氏原先为平民时曾犯了过失,皇后予以训斥责罚。升明三年,封为齐世子妃。建元元年,封皇太子妃。三年,皇后死。谧号穆妃,葬在休安陵。世祖即位,追尊她为皇后。追赠玑之为金紫光禄大夫,皇后的母亲檀氏为余杭广昌乡元君。
原来的显阳殿和昭阳殿,是太后、皇后居住的地方。永明年间没有太后、皇后,羊贵嫔住在昭阳殿西边,范贵妃住在昭阳殿束边,宠爱的姬妾荀昭华住在凤华柏殿。宫内皇帝的寝所在寿昌画殿南阁,设置白鹭鼓吹两部;干光殿东西两头,设钟磬乐器在两厢:都是宴游享乐的地方。皇上多次到那些园中游玩,让宫女们坐车随后跟着,因宫裹幽深,听不到端门报时的鼓漏声,就在景阳楼上设钟,宫女们听到钟声,就早早起来梳妆打扮,至今这个钟还是衹按时报五鼓和三更鼓。皇上多次乘车到琅邪城,宫女常常随从,赶早出发到湖的北埭,鸡才啼岛。
吴郡的韩兰英,虽是妇人却有文才。宋孝武世的时候,进献《中兴赋》,受赏赐进宫。宋明帝时,被任以宫中的职位。世狙任她为博士,教导宫中妃嫔的书法,因她年老见识广,被人称为“韩公”。
文安王皇后名宝明,琅邪临沂人。祖父名韶之,是吴兴太守。父亲名坠之,任太宰祭酒。
宋代,太祖为文惠太子娶了皇后。桂阳的贼兵来时,太祖在新亭,谣传他已经死了,家宅又被贼人劫掠,文惠太子和竟陵王子良出来把穆后、庾妃以及皇后送到皇后的兄长呙之的家裹,乱事平定才出来。建元元年,封为南郡王妃。四年,封为皇太子妃,不受宠爱。太子为宫人制办时新衣裙和首饰,但是皇后的床帐帷幕等陈设依然是旧的,首饰仅十余件。永明十一年,封为皇太孙太妃。郁林王即位时,尊封她为皇太后,称宣疆宣。追赠皇后的父亲为金紫光禄大夫,母亲旦臣为丰安县君。当年十二月,备法驾拜谒太庙。即位后,出宫住在塑压旺的旧居,称为宣德宫。三年,凿王平定京城,迎接皇后进宫执政,直到禅位。天监十一年死。终年五十八岁。葬在崇安陵。谧号为安后,兄王晃任义兴太守。
郁林王何妃名婧英,庐江满地人,是抚军将军何戢的女儿。永明二年,做了南郡王的妃子。十一年,封为皇太孙妃。郁林王即位,封她为皇后。嫡母刘氏封为高昌县都乡君,亲生母亲宋氏,封为余杭广昌乡君。将受封时,镜子在床上无缘无故地掉到地下。当年冬的一天,与太后同去拜谒太庙。
皇后本性淫乱,做妃子时就与宫外人通奸。在后宫又与皇帝近臣杨珉之私通,同居同处如夫妻一样。珉之又与皇帝关系暧昧,所以皇帝也听之任之。她迎接亲属进宫,每人赏赐一百几十万。把世祖的耀灵殿给皇后的亲属住。皇帝被废,皇后也被贬为王妃。
海陵王王起名韶明,是琅邪临沂人,是太常王莲的女儿。丞塱八年,做了堕达盆的夫人。郁拯王即位,封为新童王妃。至缨元年,封为皇后。当年,降为迤壁王妃。
明敬刘皇后名惠端,彭城人,是光禄大夫道弘的孙女。太祖为高宗娶了她。建元三年,封为西昌侯夫人。死于永明七年,葬在江乘县的张山。延兴元年,追赠为宣城王妃。高宗即位,追赠为敬皇后。追赠她父亲通直郎景猷为金紫光禄大夫,追赠她母亲王氏为平阳乡君。永泰元年,高宗去世,皇后改葬,随皇帝葬在兴安陵。
东昏褚皇后名令璩,河南阳翟人,是太常继的女儿。建武二年,做了皇太子妃。第二年,拜敬皇后庙。柬昏侯即位,封为皇后。皇帝宠爱荡蛆,皇后得不到宠幸。董邀堡生了太子盖谪,塞昼堡被废,她也与之一起贬为平民。
和帝王皇后名蕣华,琅邪临沂人,是太尉王俭的孙女。起初为随王妃。中兴元年封为皇后。皇帝让位后,她也由皇后被降为妃。
史臣曰:称颂后妃之德,始自《诗经》之《国风》,虽然守礼持正是在闺房裹,却能教化天下。缫丝献种,无不是为了鼓励耕织,身佩钥匙早早起床,和丈夫一起管理家务,可以光大妇德,并且带动公侯。孝昭两位皇后都有贤明的规训,没能及早做上国母。等到国运昌盛时,宫内位置空缺。有妇人凭空仰慕周代的兴盛,瑞符示祥,也祇是空留美名.如若后宫和睦同心,妇人的影响也教化很远,那么马、邓那样的繁荣又出现在这时了。太祖始创国家,皇宫少了禁约,毁弃宋代升明时的宫殿,革除前代奢侈的风气,穿的衣服不绣花纹,不使用红红绿绿的色彩,后宫没有什么装饰,如同平常人家。世祖继位,承祖荫国运平安,于是寿昌画殿兴建在前,凤华柏殿构筑在后,用上芳香的柏木和有彩纹的樫木,彩饰大梁和立柱,雕刻金银寅器,多用帷幕。闲时用趟地的瑟奏上一曲《吴趋行》,每年岁贡充足,而办事的花费是皇宫的积蓄,没有减损国库。高宗掩盖真情,外表俭约简朴,在宫内却另行一套,从不改易。东昏失德,奢侈的风气大行,影响全国,到处充满浮华的装饰,多智的女人能倾倒全城,与殷、夏两朝情况相同。唉!这些记述是为了给后人留下警戒。
赞曰:宣帝威武,孝皇后品行为典范,她见识长远。高昭刘皇后生下武帝,母仪天下。武穆裴皇后妇德稍欠缺,地位也不高。明敬皇后着于典册,载于宗谱。秋天宫裹变化急遽,轩合景色提前衰败。文安皇后被废,遭到许多忧患。中兴那年王皇后受册封,不久和帝便拱手让出大位。
皇后
六宫位号,汉、魏以来,因袭增置,世不同矣。建元元年,有司奏置贵嫔、夫人、贵人为三夫人,修华、修仪、修容、淑妃、淑媛、淑仪、婕妤、容华、充华为九嫔,美人、中才人、才人为散职。永明元年,有司奏贵妃、淑妃并加金章紫绶,佩于窴玉。淑妃旧拟九棘,以淑为温恭之称,妃为亚后之名,进同贵妃,以比三司。夫人之号,不殊蕃国。降淑媛以比九卿。七年,复置昭容,位在九嫔。建元三年,太子宫置三内职,良娣比开国侯,保林比五等侯,才人比驸马都尉。
宣孝陈皇后,讳道正,临淮东阳人,魏司徒陈矫後。父肇之,郡孝廉。后少家贫,勤织作。家人矜其劳,或止之,后终不改。嫁于宣帝,庶生衡阳元王道度、始安贞王道生,后生太祖。太祖年二岁,乳人乏乳,后梦人以两瓯麻粥与之,觉而乳大出,异而说之。宣帝从仕在外,后常留家治事教子孙。有相者谓后曰:“夫人有贵子而不见也。”后叹曰:“我三儿谁当应之!”呼太祖小字曰:“正应是汝耳。”宣帝殂后,后亲自执勤,婢使有过误,恕不问也。太祖虽从官,而家业本贫,为建康令时,高宗等冬月犹无缣纩,而奉膳甚厚。后每撤去兼肉,曰:“于我过足矣。”殂于县舍,年七十三。升明三年,追赠竟陵公国太夫人,蜜印,画青绶,祠以太牢;建元元年,追尊孝皇后。赠外祖父肇之金紫光禄大夫,谥曰敬侯。后母胡氏为永昌县靖君。
高昭刘皇后,讳智容,广陵人也。祖玄之,父寿之,并员外郎。后母桓氏梦吞玉胜生后,时有紫光满室,以告寿之,寿之曰:“恨非是男。”桓曰:“虽女,亦足兴家矣。”后母寝卧,家人常见上如有云气焉。年十余岁,归太祖,严正有礼法,家庭肃然。宋泰豫元年殂,年五十。归葬宣帝墓侧,今泰安陵也。门生王清与墓工始下锸,有白兔跳起,寻之不得,及坟成,兔还栖其上。升明二年,赠竟陵公国夫人;三年,赠齐国妃;印绶如太妃。建元元年,尊谥昭皇后。三年,赠后父金紫光禄大夫,母桓氏上虞都乡君;寿之子兴道司徒属,文蔚豫章内史,义徽光禄大夫,义伦通直郎。
武穆裴皇后,讳惠昭,河东闻喜人也。祖朴之,给事中。父玑之,左军参军。后少与豫章王妃庾氏为娣姒,庾氏勤女工,奉事太祖、昭后恭谨不倦,后不能及,故不为舅姑所重,世祖家好亦薄焉。性刚严,竟陵王子良妃袁氏布衣时有过,后加训罚。升明三年,为齐世子妃。建元元年,为皇太子妃。三年,后薨。谥穆妃,葬休安陵。世祖即位,追尊皇后。赠玑之金紫光禄大夫,后母檀氏余杭广昌乡元君。
旧显阳、昭阳殿,太后、皇后所居也。永明中无太后、皇后,羊贵嫔居昭阳殿西,范贵妃居昭阳殿东,宠姬荀昭华居凤华柏殿。宫内御所居寿昌画殿南阁,置白鹭鼓吹二部,乾光殿东西头,置钟磬两厢,皆宴乐处也。上数游幸诸苑囿,载宫人从後车。宫内深隐,不闻端门鼓漏声,置钟于景阳楼上,宫人闻钟声,早起装饰。至今此钟唯应五鼓及三鼓也。车驾数幸琅邪城,宫人常从,早发至湖北埭,鸡始鸣。
吴郡韩兰英,妇人有文辞。宋孝武世,献《中兴赋》,被赏入宫。宋明帝世,用为宫中职僚。世祖以为博士,教六宫书学,以其年老多识,呼为“韩公”。
文安王皇后,讳宝明,琅邪临沂人也。祖韶之,吴兴太守,父晔之,太宰祭酒。宋世,太祖为文惠太子纳后,桂阳贼至,太祖在新亭,传言已没,宅复为人所抄掠,文惠太子、竟陵王子良奉穆后、庾妃及后挺身送后兄昺之家,事平乃出。建元元年,为南郡王妃。四年,为皇太子妃,无宠。太子为宫人制新丽衣裳及首饰,而后床帷陈设故旧,钗镊十余枚。永明十一年,为皇太孙太妃。郁林即位,尊为皇太后,称宣德宫。赠后父金紫光禄大夫,母桓氏丰安县君。其年十二月,备法驾谒太庙,高宗即位,出居鄱阳王故第,为宣德宫。永元三年,梁王定京邑,迎后入宫称制,至禅位。天监十一年,薨,年五十八。葬崇安陵。谥曰安后。兄晃义兴太守。
郁林王何妃,名婧英,庐江灊人,抚军将军戢之女也。永明二年,纳为南郡王妃。十一年,为皇太孙妃。郁林王即位,为皇后。嫡母刘氏为高昌县都乡君,所生母宋氏,为余杭广昌乡君。将拜,镜在床无故堕地。其冬,与太后同日谒太庙。后禀性淫乱,为妃时,便与外人奸通。在后宫,复通帝左右杨珉之,与同寝处如伉俪。珉之又与帝相爱亵,故帝恣之。迎后亲戚入宫,赏赐人百数十万。以世祖耀灵殿处后家属。帝被废,后贬为王妃。
海陵王王妃,名韶明,琅邪临沂人,太常慈女也。永明八年,纳为临汝公夫人。郁林即位,为新安王妃。延兴元年,为皇后。其年,降为海陵王妃。
明敬刘皇后,讳惠端,彭城人,光禄大夫道弘孙也。太祖为高宗纳之。建元三年,除西昌侯夫人。永明七年,卒,葬江乘县张山。延兴元年,赠宣城王妃;高宗即位,追尊为敬皇后。赠父通直郎景猷金紫光禄大夫,母王氏平阳乡君。永泰元年,高宗崩,改葬,祔于兴安陵。
东昏褚皇后,名令璩,河南阳翟人,太常澄女也。建武二年,纳为皇太子妃。明年,谒敬后庙。东昏即位,为皇后。帝宠潘妃,后不被遇。黄淑仪生太子诵,东昏废,并为庶人。
和帝王皇后,名蕣华,琅邪临沂人,太尉俭孙也。初为随王妃。中兴元年,为皇后。帝禅位,后降为妃。
史臣曰:后妃之德,著自风谣,义起闺房,而道化天下。缲盆献种,罔非耕织,佩管晨兴,与子同事,可以光熙阃业,作俪公侯。孝、昭二后,并有贤明之训,不得母临万国。宝命方昌,椒庭虚位,有妇人焉,空慕周兴,祯符显瑞,徒萃徽名。若使掖作同休,阴教远燮,则马、邓风流,复存乎此。太祖创命,宫禁贬约,毁宋明之紫极,革前代之逾奢,衣不文绣,色无红采,永巷贫空,有同素室。世祖嗣位,运藉休平,寿昌前兴,凤华晚构,香柏文柽,花梁绣柱,雕金镂宝,颇用房帷,赵瑟《吴趋》,承闲奏曲,岁费傍恩,足使充牣,事由私蓄,无损国储。高宗仗数矫情,外行俭陋,内奉宫业,曾莫云改。东昏丧道,侈风大扇,销糜海内,以赡浮饰,哲妇倾城,同符殷、夏。呜呼!所以垂戒于方来也。
赞曰:宣武孝则,识有先知。高昭诞武,世载母仪。裴穆储阃,位亦从隳。明敬典册,配在宗枝。秋宫亦遽,轩景前亏。文安废主,百忧已离。中兴秉制,揖让弘规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转载请注明:原文链接 | http://www.tugongbuchangjia.com/wenzhang/17324.html
古文典籍
- 「诗经」
- 「论语」
- 「史记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传」
- 「左传」
- 「大学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书」
- 「礼记」
- 「周礼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吴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庄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书」
- 「汉书」
- 「晋书」
- 「素书」
- 「仪礼」
- 「周书」
- 「梁书」
- 「隋书」
- 「陈书」
- 「魏书」
- 「孝经」
- 「将苑」
- 「南齐书」
- 「北齐书」
- 「新唐书」
- 「后汉书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马法」
- 「水经注」
- 「商君书」
- 「尉缭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书」
- 「旧唐书」
- 「三字经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韬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国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伤寒论」
- 「反经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谭」
- 「弟子规」
- 「金刚经」
- 「论衡」
- 「韩非子」
- 「山海经」
- 「战国策」
- 「地藏经」
- 「冰鉴」
- 「围炉夜话」
- 「六祖坛经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简」
- 「资治通鉴」
- 「续资治通鉴」
- 「梦溪笔谈」
- 「旧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经」
- 「四十二章经」
- 「吕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训」
- 「三十六计」
- 「徐霞客游记」
- 「黄帝内经」
- 「黄帝四经」
- 「孙子兵法」
- 「孙膑兵法」
- 「本草纲目」
- 「孔子家语」
- 「世说新语」
- 「贞观政要」
- 「颜氏家训」
- 「容斋随笔」
- 「文心雕龙」
- 「农桑辑要」
- 「搜神记」